一、【評分原則】
1. 本題總分為25分,按五個檔次進行評分。
2.?評分時,應從內容、詞匯、語法和語篇結構三個方面考慮,具體為:
(1)續(xù)寫內容的質量、完整性以及與原文情境的融洽度。
(2)所使用詞匯和語法結構的準確性,恰當性和多樣性。
(3)上下文的銜接和全文的連貫性。
3. 評分時,應先根據作答的整體情況確定其所屬的檔次,然后以該檔次的要求來綜合衡量,確定或調整檔次,最后給分。
4. 評分時還應注意:
(1)詞數(shù)少于120的,酌情扣分。
(2)書寫較差以致影響交際的,酌情扣分
(3)單詞拼寫和標點符號是寫作規(guī)范的重要方面,評分時應視其對交際的影響程度予以考慮,英、美拼寫及詞匯用法均可接受。
二、【分檔劃分標準】
第五檔(很好)(21~25分):
(1)與所給短文融洽度高,與所提供各段落開頭語銜接非常合理,文章內容新穎、豐富、合理,非常有邏輯性,續(xù)寫完整;
(2)所使用語法結構和詞匯豐富、準確,語言錯誤很少,且完全不影響意義表達;
(3)自然有效地使用了語句間的連接成分,使所續(xù)寫短文結構緊湊,全文結構非常清晰,前后呼應,意義非常連貫。
第四檔(好)(16~20分):
(1)與所給短文融洽度較高,與所提供各段落開頭語銜接較為合理,比較有邏輯性,續(xù)寫比較完整;
(2)所使用語法結構和詞匯較為豐富、準確,表達比較流暢,可能有些許錯誤,但不影響意義表達;
(3)比較有效地使用了語句間的連接成分,使所續(xù)寫短文結構緊湊,全文結構比較清晰,意義比較連貫。
第三檔(適當)(11~15分):
(1)與所給短文關系較為密切,與所提供各段落開頭語有一定程度的銜接,與原文情境基本相關,但有的情節(jié)不夠合理或邏輯性不強;
(2)應用的語法結構和詞匯能滿足任務的要求,雖有一些錯誤,個別部分影響意義表達;
(3)應用簡單的語句間連接成分,使上下文內容連貫,全文結構基本清晰。
第二檔(較差)(6~10分):
(1)與所給短文有一定的關系,與所提供各段落開頭語有一定程度的銜接,內容和邏輯上有一些問題,續(xù)寫不夠完整;
(2)語法結構單調,詞匯項目有限,有些語法結構和詞匯方面的錯誤,影響了意義的表達;
(3)較少使用語句間的連接成分,全文內容缺少連貫性,全文結構不夠清晰,意義欠連貫。
第一檔(差)(1~5分):
(1)與所提供短文和開頭語的銜接較差,內容和邏輯上有較多重大問題,或有部分內容抄寫原文,續(xù)寫不完整,與原文情境脫節(jié);
(2)使用的語法結構單調,詞匯項目很有限,有較多語法結構和詞匯方面的錯誤,嚴重影響了意義的表達;
(3)缺乏語句間的連接成分,全文結構不清晰,意義不連貫。
0分:
未作答;
所寫內容太少或無法看清以致無法評判;所寫內容全部抄自原文或與題目要求完全不相關。
一、綜合考查讀寫結合能力
讀后續(xù)寫的語篇類型一般是記敘文,或敘議結合。故事通過設置較為真實的問題情境,考查考生能否運用英語基礎知識準確理解文章故事情節(jié),并結合所給文本材料及兩個段落首句,分析篇章結構、情節(jié)脈絡,發(fā)揮其獨立思考能力,展開合理想象。運用英語詞匯、語法等基礎寫作知識技能,完成一篇與給定材料有邏輯銜接、情節(jié)和結構完整的短文。讀后續(xù)寫題型創(chuàng)造性地將“閱讀”與“寫作”深度結合,能夠更加有效地考查考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、思維能力、學習能力和書面表達能力。反映考生在面對生活實踐或學習探索問題情境時,能否在正確的思想價值觀念指導下合理運用思維方法,有效整合英語語言學科知識,具備高質量地認識問題、分析問題和解決間題的綜合素質。這個新題型能較全面容觀地反映高考評價體系中“四層”的考查內容和“四翼”的考查要求。
二、語篇選材情節(jié)曲折,邏輯性強
讀后續(xù)寫所提供的語篇材料一般是具有正能量而且故事性比較強的文章。一般來說,文章內容通俗易懂,故事線素的邏輯性較強,寫作要求續(xù)寫的部分多是故事的高潮或結局。例如2022年全國新高考I卷的讀后續(xù)寫,所給文章講述了作者在一次越野賽跑前發(fā)現(xiàn)學生David打算放棄比賽。續(xù)寫部分內容大致為了解清楚原因之后,在作者的鼓動下,David勇敢地參加了比賽。
三、讀后續(xù)寫文本材料的語言特點
讀后續(xù)寫原材料一般是記敘文,或夾敘夾議類體裁,敘述性語言和描寫性語言相結合。語言生動、細膩、富有感情,簡潔樸素,畫面感強。因此,考生在續(xù)寫過程中,應該體會原材料故事中的語言特點,繼而完成語言風格契合度高的短文。
(一)把握故事主題
續(xù)寫故事應符合積極的世界觀和價值觀取向,邏輯合理,情節(jié)連費。要閱讀語篇,從人與自我、人與社會、人與自然三個主題語境進行分析,把握故事主題,防止主題跑偏和故事情節(jié)離奇荒誕。
(二)學會分析情節(jié)
分析故事情節(jié)一般從故事六要素著手,即 who, when, where, what, why, how。然后理順故事情節(jié)發(fā)展線和主人公的情感變化線。這樣,故事的人物、事件和主要人物的心理變化就會一目了然,為接下來的續(xù)寫做好準備。
(三)構思續(xù)寫情節(jié)
1. 分析段首句,根據段首句的關鍵信息,提出問題,預設故事情節(jié)發(fā)展走向。
2. 關注段首句和續(xù)寫部分的銜接,思考續(xù)寫第一段和第二段的銜接,思考故事如何結尾,如何與前文做好首尾呼應,邏輯性應強,體現(xiàn)故事主題。
(四)優(yōu)化語言表達
1.教學過程中,教師應該重視故事閱讀,重視優(yōu)質文本材料的開發(fā)和解讀,引導學生積累有效的語言素材。
2.語言提升可以從場景描寫、人物動作描寫、情感情緒描寫、人物心理活動描寫、神態(tài)肖像刻畫等方面分類整理,進行微情境訓練,提升語言表達的質量。
(五)精練精批精講
1.首先注重選材,要從主題、語言風格、內容等方面嚴格把關。
2.教師盡量從語言質量、文章主題、故事銜接、卷面表現(xiàn)等方面做到精批精講,或者跟學生共同修改,精準分析,有針對性地幫助學生發(fā)現(xiàn)問題,提升寫作質量。
(六)培養(yǎng)閱讀興趣
寫作,是一個輸出的過程。而輸出的基礎是輸入,沒有大量的輸入,怎能有高質量的輸出呢?大量閱讀,是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的根本。以讀促寫,才能取得較好的效果。因此,同學們首先應該培養(yǎng)閱讀興趣。從高一到高三,制定詳細的閱讀計劃,并進行有效的寫作訓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