假期期間,自主學習對很多考生來說是考驗,有些學生可以合理安排,快速進入學習狀態(tài),但有些學生卻遲遲進入不了學習狀態(tài)。如何判斷是否進入了學習狀態(tài)?怎么快速進入學習狀態(tài)?跟著小升一起來看看~
◆ 01??怎樣衡量是否進入學習狀態(tài)?
進入高效率學習狀態(tài)的人,存在以下明顯感覺或特征:
1、記憶上有一種超清晰的感覺,能清楚地知道今天比以前多學了哪些新知識。
2、每天的學習處在一種亢奮的狀態(tài)中,遇到疑難問題如獲至寶。
3、解題、記憶覺得極其順暢,學過的內(nèi)容自己感覺像刻在腦海中一樣。
4、充滿著自信,并且感覺自信心不斷膨脹。
5、從不低看自己,能不斷吸收他人長處為自己所用。
6、感覺沒有什么東西可以阻擋自己的學習腳步。
7、發(fā)現(xiàn)問題總期待能在最短時間內(nèi)予以解決。
◆? 02? ?5種方法進入學習狀態(tài)
1.制定每日計劃提醒
將學習任務細分到每一天,最好是記在小本本上,用劃勾或打×的方式,一項一項去完成。
早上起來,對面一堆堆的書和復習資料,不知如何下手時,看一下小本本上的學習計劃,就能立馬知道今天該做什么,昨天的完成情況。
完成一個任務后,立馬開始下一個任務,這樣的忙碌感,會讓人充實又幸福。
但是要記住,制定學習計劃時,首先要保證計劃的合理性,即在規(guī)定的時間內(nèi)能夠完成。任務量不能過于繁重或是過于分散,結合自身實際情況,才能制定出更加高效的復習計劃。
很多同學身上都貼著“計劃總是堅持不下去”的標簽,嘴上說著要定計劃,而且最初都是熱血沸騰的,但是跟計劃走著走著,就變了味:
今天定的計劃很快做完之后,你對自己說:今天效率好高,要不然我再做一點明天的任務吧,結果當天學到了凌晨一點。
這樣持續(xù)了4天,到了第5天你會開始說:“好累啊,反正前兩天做了那么多,今天就休息吧,明天再做。”
然后接下來的每一天你都給自己找這樣的借口,最初的“蛻變計劃”自然就半途而廢了。
你應該每天按照自己的計劃,按部就班地進行,然后根據(jù)水平和實際情況,逐步增量。但是記住,不要心血來潮一天完成過多的任務,這樣會提前透支大腦的滿足感。而且,你的身體更容易感到疲倦,得不償失。
2.定時定量,營造緊迫感
很多同學不知道該如何合理分配時間,結果往往會效率不高,造成時間的浪費。據(jù)某項調(diào)查表明,有47%的學生,每天學習時間不到7小時,學習任務相當不飽和,也就是說,學個一兩個小時就歇一會,看看手機,發(fā)發(fā)呆,做做其他的小動作。沒有持續(xù)高效地產(chǎn)出,這樣很容易產(chǎn)生松懈心理,學習效果一般。
定一個自己能堅持的學習時長,計劃在這個時間內(nèi),需要完成哪些任務。另外,還要保證在這個時間內(nèi),能夠保質(zhì)保量地完成任務。要知道,學習效果并不是靠時間堆出來的,效率高才是最重要的。
3.入座即學,拒絕小動作
無法很快進入學習狀態(tài)的童鞋,往往就因為沒有做到入座即學。對于學習來說,最開始的15分鐘很重要,如果一開始就很懶散,東瞅瞅西看看,刷刷手機,做做小動作,把手頭的學習一推再推,就很難再找回學習的感覺。
4.保持一種舒服的學習節(jié)奏
復習節(jié)奏也就是學習慣性,養(yǎng)成良好的學習慣性,避免出現(xiàn)三天打魚兩天曬網(wǎng)的情況。學習有感覺時就猛學,沒有狀態(tài)時就停滯不前,沒有一個持續(xù)的學習過程,那么最終學到的東西也就不多。
在一個熟悉的環(huán)境中,以一個舒服的學習節(jié)奏,用一種輕松的心情來學習,學習的效率自然不會低。
5.保持做題的興奮感
如果長時間看書,很容易就會走神,會產(chǎn)生疲勞感,真正的效率卻很低。這時可以選擇去做一些題,這樣可以幫助我們快速進入學習狀態(tài)。
很多同學都會發(fā)現(xiàn),在做題時往往是精神最集中的時候,復習效果也比較好??磿且环N知識的輸入過程,而做題則需要你把頭腦中的知識進行篩選、整理、輸出。在看書看累了,或是難以進入學習狀態(tài)的時候,做題不失為一個好辦法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