隨著近些年高考及高校錄取政策的不斷改革深化,強基計劃作為如今國內(nèi)39所頂尖高校的一種特有招生選拔方式,以其靈活性強、政策支持、可實現(xiàn)本碩連讀等諸多優(yōu)勢特點,受到廣大考生和家長的關注。
雖然招生錄取對象均為高考生,雖然都是帶有選拔性質(zhì)的考試,但強基計劃校測與普通高考筆試在眾多環(huán)節(jié)上還是有著明顯區(qū)別的。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二者究竟有何差異,在復習備考中分別應側重哪些重點方面,才能更容易獲得高分。
01
選拔目的
強基計劃旨在選拔對不同種類的基礎學科有志向、有興趣且天賦出眾的學生;而普通高考則更偏重于檢測學生的綜合學術能力。
02
考試模式
強基計劃校測一般包含筆試、面試(部分還有體能測試等)。而普通高考則是對高中三年所學科目知識的考核。強基校測筆試著重考察學科基礎能力;面試則對學生綜合素質(zhì)及專業(yè)能力進行全面深入的審核、評析、排名。
03
考試內(nèi)容
強基計劃校測通常涵蓋語文、數(shù)學、物理等基礎學科,以及報考專業(yè)所涉及的相關課程知識進行考核選拔;而普通高考的考試內(nèi)容則包括更多科目,考查方向更全面。
04
難度層次
強基計劃校測筆試的難度通常介于高考與競賽之間,清北等最高水平的名校校測試題難度會接近復賽層次。面試考核的形式更加多樣,注重探究性科研能力的展現(xiàn),以及對相關學科領域前沿研究趨勢的理解分析。
隨著“復交南”模式擴展到10所的規(guī)模,這些院校在夏季高考結束后不久就會組織校測(一般為6月中旬),其他院校則在分數(shù)公布后(一般為7月初)再組織校測,但不管哪個時間,都會顯得較為倉促。在高考后立馬參加強基校測,時間如此接近,怎樣快速完成備考模式切換,把復習做的盡量充分呢,以下這幾點建議值得參考:
01
把握好高考基礎題
第一,所有參加強基計劃校測的學生此前均會先參加普通高考。所以,即便是在還需備考強基計劃的特殊要求下,普通高考的基礎內(nèi)容時刻不能忽視,確保身處任何情況中都能保持競爭力。
其次,強基計劃校測中可能會有一些綜合性題目,這些題目往往要求學生運用多個知識點進行解答。對高考基礎題的深入理解有助于解決這類復合型問題,做到迅速定位識別基本的知識點內(nèi)容并進行恰當應用。
02
了解目標院校校測考什么,針對性備考
首先,強基計劃限報一所,你需事先了解自己的目標院校在校測中都考些什么;其次,了解校測考試安排,針對性備考。
1.強基校測安排包含校測時間、筆試科目、面試考察要求、體育測試項目等。相關信息一般在招生簡章中有明確介紹。
2.明確介紹提及的校測考試科目須重點準備,沒有明確說明考試科目的按照所報專業(yè)相關科目進行準備。
3.針對掌握的校測信息,制定備考計劃,有側重的進行訓練熟悉,強化記憶,做好能力提升。
溫馨提醒:
在校測準備時,如果數(shù)理化是考核科目或與所報科目相關,可以在備考時適當擴展競賽知識,熟悉競賽答題思維,這樣能夠更好應對校測筆試與面試。
03
演練真題查漏補缺
通過對歷年強基計劃真題進行針對性分析和練習,了解考試趨勢和命題特點,能夠達到高效備考的目的。
04
面試內(nèi)容多變,提前摸清命題特點
考慮到強基計劃突出的是“分類考試、綜合評價、多元錄取”,除了專業(yè)知識外,也要準備好展現(xiàn)自己的綜合素質(zhì)和未來發(fā)展?jié)撃?/strong>。此外由于報考院校及專業(yè)不同,面試內(nèi)容也會有諸多變化,所以要有提前的認知與心理準備。
05
關注最新實時信息
家長要多關注各種校方發(fā)布的考試時間、地點、流程安排、科目設置等動態(tài)的更新,確保不錯過任何關鍵信息。